|
随着护肤品技术的不断发展,胜肽作为代表高精尖技术的成分也开始越来越多地走入大家的视野中,而之所以将这篇文章拖到现在才来写,则是因为整个胜肽家族非常庞杂,各自的功能也不尽相同,所以整篇专题我还是会从【胜肽的本质】、【胜肽的分类及功能】、【相关产品介绍】等三方面来展开,还请大家耐心看完纯文字的部分:
【胜肽的本质】
什么是胜肽:
肽、或者胜肽这个名字来源于英文的Peptide音译。而生物课上都说过,蛋白质的最小分子就是氨基酸,氨基酸之间相互结合则形成肽链,因此,胜肽原意就是具有一定序列的,两种或以上的氨基酸经过脱水结合而成的链状结构。通常情况下,一个氨基酸分子的羟基与另一个氨基酸分子的胺基缩合,脱去一个水分子,形成共价肽键,就成为二肽,三个氨基酸结合而成的称为三肽,四个就叫四肽......依此类推。我们一般将2-10个氨基酸构成的肽链称为寡肽,多个氨基酸的称为多肽,而超出50个氨基酸的则就成为了蛋白质。
胜肽的运用及发展:
肽可以说在生物的生长、发育、代谢等诸多过程中扮演着重要作用。我们体内的很多生理过程其实都是受到特定序列的氨基酸组成的肽链或蛋白质来调控的,比如蛋白质的合成、细胞增殖、黑色素生成、炎症等等,这也就成为了胜肽可以利用于皮肤保养领域的生物学根源。
不过它的运用其实经过了一个相对漫长的过程:
虽然说蛋白质足足占据人体干物质的一半以上,是细胞的重要营养物质,但是蛋白质却是无法直接被人体吸收利用的,它在体内必须经过分解成为几个短链构成的肽类才能参与到各种生理过程中,且由于人体皮肤天然的生理屏障功能,导致这样大分子量的成分很难经皮吸收利用,因此,将蛋白质拆解成一些小分子,碎片化的肽类,才能真正达到吸收的目的。
这样的肽类也就是前文所述的2-10个氨基酸构成的肽链,它们分子量较小,能够经皮吸收,并且能够直接作用于某个特定受体,由此来发挥特定功效。
但还是由于屏障的关系,它的功能在于抵御而不是吸收,某个活性成分想要穿过角质层,与它的亲水性、分子量、分子结构等都有关系。所以即便是这样的小分子结构的肽链,也很难发挥足够的效果,于是研究人员们又对多肽的结构进行修饰,加入了类似棕桐酸这样的亲水性基团,使得多肽能更好地被皮肤吸收。这也就不难解释为什么我们总看到某些肽类总有棕桐酰/乙酰基X肽这样的名称了。
而要说起护肤品中的胜肽,则是从老祖宗蓝铜胜肽开始讲起,早在1973年,美国的Loren Pickart博士就发现了蓝铜胜肽对于修护皮肤创口,减少疤痕生长具有重要作用,此后经过一定时期的发展,胜肽的修护乃至抗老作用也被进一步得到证实,我经常提到的主打蓝铜胜肽的护肤品牌NEOVA也是在此基础上诞生的。
而随着护肤品技术的不断发展,各类原料大厂以及实验室,如SEDERMA、LIPOTEC、DSM、SYMERISE、Evonik后续又证实了更多具有美容活性的肽类,由此才逐渐变成今天胜肽被广泛应用的局面。
【胜肽的功能及分类】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应用到美容领域的胜肽也开始不断增多,为了方便大家后续更好理解每款产品的功能,我按照常见的抗老、抗氧化、美白、保湿、抗炎舒缓修护等功能将目前市面上主流的一些胜肽进行简单的分类总结一下:
一.抗老型胜肽:
1.抑制神经传递信号(类似肉毒素功能)
这可以说是目前市面上各类型胜肽中运用最为广泛的类型了,基本上你们只要看到某些主打紧致淡纹的胜肽产品,基本都少不了它们的参与。
代表胜肽主要有乙酰基六肽-3、乙酰基六肽一8、乙酰基六肽一30、棕稠酰六肽-19、二肽二氨基丁酰苄基酰胺二乙酸盐(SYN-AKE)、类芋螺肽等等。其作用机制基本都是通过抑制乙酰胆碱跟儿茶酚胺的过度释放,或阻碍肌细胞膜上的受体与乙酰胆碱结合,进而阻止肌细胞收缩,由此来达到放松肌肉,平滑纹路的作用。非常适用于在面部表情纹较为集中的区域,比如眼周、额头以及嘴角
等部位使用。
2.信号类胜肽(促进胶原与弹性蛋白合成)
信号类胜肽顾名思义,与神经递质类胜肽干预肌肉收缩信息不同,它是自己发出信号去刺激胶原蛋白生成。
而我们都知道,皮肤中的胶原蛋白尤其生长及分解周期,而一些特定的肽链可以在胶原被分解之后继续寻找原料来进行合成的胶原蛋白,但随着年龄增长,这一过程的效率被逐本降低,所以我们不得不适当补充一些特定结构的胜肽,帮助皮肤合成胶原蛋白。
更重要的是这类胜肽还可以促进弹性蛋白、透明质酸、糖胺聚糖和纤维连接蛋白等基质蛋白的合成,乃至提升透明质酸合成的效率,由此来进一步延缓皮肤老化。
目前常见的有棕稠酰五肽-3、棕桐酰三肽-1、棕桐酰三肽一28、棕
桐酰六肽、棕桐酰三肽-5等等,可以说是目前胜肽家族中最为庞大
的一个分支。
3.其它抗老型胜肽
这些胜肽既不是刺激胶原生成,也没有抑制肌肉收缩信号的功能,但同样具备抗老的效果。比如常常与棕桐酰三肽-1一同出现在各类
产品中的棕桐酰四肽-7,它是通过抑制白介素的过度释放,来降低皮肤的炎症水平,防止其对正常的皮肤细胞,尤其是胶原蛋白等的破坏,从而达到侧面抗老的目的。
再比如像三氟乙酰三肽一2这样的弹性蛋白酶抑制剂,能够抑制弹性蛋白酶的活性,减缓弹性蛋白降解的速率。类似的还有大米多肽、小麦多肽等等。
二.抗氧化/城基化型胜肽
这类型的胜肽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常见的肌肽了,它其实也是一种胜肽,只不过分子量非常小,只有丙氨酸和组氨酸两种氨基酸结合而成。
而要介绍它的作用之前,还是想给大家梳理一下与此相关的概念。大家都知道肌肽的作用在于抗糖化,于是很多人看到肌肽就认为它是抗糖化,但其实最新的研究表明它真正的意义是在在于通过抗羰基化来抗酶化。
这是因为在糖化的过程中,糖类化合物是通过将“羰基基团’粘贴到蛋白质上,形成一种特殊的化合物,而肌肽的作用是在这类特殊化合物与正常蛋白质之间起到阻隔作用,进而防止两种蛋白质产生粘连,从而抑制糖化终产物AGEs的产生。
同时,由于自由基很容易与细胞膜上的脂肪结合形成一种叫丙二醛的物质,这种物质又继续与蛋白质粘连,导致AGEs的产生。而肌肽的另一作用就在于它能替代蛋白质去与丙二醛粘连,防止其对正常皮肤细胞的破坏。
严格意义上来说,以肌肽为代表的这类胜肽本身也是一种抗老型胜肽(保护正常皮肤细胞),只是抗糖化往往与抗氧化密切关联,都是与自由基的战争,所以从肌肤美容学的角度,它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达到辅助改善皮肤暗黄的现象。
三.修护抗炎型胜肽
说到修护舒缓型胜肽,不得不提起的就是胜肽家族的老大哥——蓝铜胜肽。关于它的研发和应用比上述几种胜肽都要早很多。
由于人体血浆中的三肽能够与Cu2+结合,形成一种铜胜肽,而这种铜胜肽被证实能有效激发伤口或创面愈合的机制,促进伤口处神经纤维的修护,并促使皮肤生成胶原蛋白,透明质酸等等,加速伤口的愈合。
于是这一独特的性质,也自然成为了它可以运用于美容保养产品中的基础,人工合成的蓝铜胜肽也就逐渐走入了人们的视线。
同时,由于蓝铜胜肽本身分子量极小,透皮率较高,能深入皮肤促进糖胺聚糖、胶原蛋白等的生成,这也就是很多研究中也表明它具备抗老功能的原因。
而除了蓝铜胜肽之外,护肤品中针对舒缓修护类的胜肽还有以下几
种:
乙酰基二肽-1鲸蜡酯,贯穿于理肤泉特安系列的灵魂成分,作为舒缓方面的作用在于它不俗的抗炎作用,帮助抑制CGRP和SP(引起微血管扩张的介质)的活性,所以这种二肽将能控制敏感泛红等现象;同时由于这种胜肽的结构与β-内啡肽(皮肤在受到刺激时会释放的一类舒缓成分)类似,所以它能够通过模拟内啡肽的结构,帮助皮肤舒缓刺激,这也就是为什么具备这项成分的产品能有效缓解敏感刺痛。
乙酰基六肽-49,能够帮助皮肤细胞释放炎症因子,缓解神经性的炎症反应,从而帮助改善敏感肌肤的炎症水平,同时,对于干敏性肌肤,它还能提升皮肤的保水功能,强化屏障,不过目前应用不是非常广泛。
棕桐酰三肽-8,通过减少P物质(皮肤的末梢神经在经受刺激时会释放的一种物质)的释放,来达到对皮肤的舒缓效果,缓解敏感肌肤经常出现的刺痛干痒症状。
四.美白型胜肽
美白型胜肽其实跟我们常见的各类美白剂类似,不过他们基本都集中针对MSH(促黑激素),阻碍其传导,从而达到抑制酪氨酸酶活性,减少黑色素生成的目的,代表胜肽有九肽-1,四肽-30等等,其中四肽-30还具备抑制黑色素传导至角质层,防止炎症因子引起的皮肤暗沉等作用。
五.其他类型
促进血液及微循环,这一类型的胜肽,简单理解的话其实与咖啡因很类似,即通过促进血液以及面部的微循环,改善黑眼圈及水肿的现象,代表胜肽为二肽-2。
棕桐酰二肽-5,来自DMS的复合专利肽,能够刺激层粘连蛋白5以及多种胶原蛋白的生成,加强真皮与表皮的链接,增加基底膜的厚度等,类似的成分还有六肽-10等等。
六.关于胜肽的答疑
胜肽需要考虑耐受性吗?与其它抗老成分相比区别或者优势在哪?
胜肽最大的好处就是基本不用考虑耐受的问题,大部分都温和安全,近几年随着新型胜肽不断被开发,之前因为原料价格昂贵而被束之高阁的很多胜肽也开始向大众品牌逐渐铺开。因此,相对于维A而言,它的优势在于普适性更高,敏感肌都适用,对于耐受性较差的肤质来说可以说是抗老福音。区别于同样温和的玻色因注重充盈饱满,它在抗老方面最大的入手点就是针对纹路,减少肌肉收缩信号,促进胶原生成,改善表情纹跟静态纹。
胜肽有什么搭配禁忌吗?
除了蓝铜胜肽之外,基本都没有什么搭配上的禁忌,如果自己比较贪心的话,也可以用维A搭配一些抗老型胜肽,会有更好的效果。
蓝铜胜肽有何搭配禁忌?
蓝铜胜肽的搭配禁忌要分两方面看待,虽然它要避免与VC或植物多酚类的成分搭配,一般情况下只适用于单用,但其本身就具备了抗老+修护的功能,尤其是一些产品本身还搭配了很多抗老型胜肽的情况下,即便单用也已然足够,无须再费心搭配的问题。
胜肽的主要功能是什么
胜肽的主要功能是什么
胜肽的主要功能是什么
胜肽的主要功能是什么
胜肽的主要功能是什么
胜肽的主要功能是什么
胜肽的主要功能是什么
|
|